【别名】接续草(《本草拾遗》),公母草、搂接草、空心草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,马蜂草、猪鬃草(《东北药植志》),黄蚂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节节草、接骨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【性味】苦,凉。 ①《本草拾遗》:"苦,平,无毒。" 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凉,味涩,无毒。" ③《陕西中药志》:"苦甘,无毒。"
【功用】清热,凉血,止咳,利尿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倒经,咳嗽气喘,淋病。 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结气瘤痛,上气气急。" ②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利尿。" ③《中药新编》:"治鼻衄,月经过多,肠出血,咯血,痔出血等。" ④《四川中药志》:"清热止咳。治吐血,衄血及女子倒经。" ⑤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利尿,止血,消肿。治尿路感染,小便涩痛,骨折,鼻衄,咯血,肠出血,月经过多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~3钱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【来源】为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。5~7月间割取全草,阴干。
【分布】生于溪边或阴谷。分布江西、安徽、贵州、四川、西藏、新疆、陕西、山东、河北及东北等地。产东北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江西、安徽等地。
【别名】节节草、接续草、马草、笔头菜
【性味】苦,平。
【功用】利尿,止血。用于小便不利,鼻衄,月经过多。
【用法】2~3钱。
【来源】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.的全草。夏、秋采割,晒干。成品绿色,不带根。
【别名】接续草、公母草、搂接草、空心草、马蜂草、猪鬃草、黄蚂草、节节草、接骨草、寸姑草、笔头草、土木贼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【性味】苦;凉;无毒;平
【归经】肺;胃;肝经
【功用】止血;利尿;明目。主吐血;咯血;便血;崩漏;鼻衄;外伤出血;目赤翳膜;淋病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调敷。
【论述】1.《本草拾遗》:主结气瘤痛,上气气急。
2.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利尿。
3.《中药新编》:治鼻衄,月经过多,肠出血,咯血,痔出血等。
4.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热止咳。治吐血,衄血及女子倒经。
5.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热利尿,止血,消肿。治尿路感染,小便涩痛,骨折,鼻衄,咯血,肠出血,月经过多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quisetum arvense L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割取全草,置通风处阴干,或鲜用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潮湿的草地、沟渠旁、沙土地、耕地、山坡及草甸等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新疆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和西藏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