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蛇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剑脊乌梢(《本草衍义》),黑花蛇(《纲目》),乌峰蛇(陈义《动物学》),青蛇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乌风蛇、黄风蛇(《生物学通报》(2):5,1958),青大将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剑脊蛇(《中药志》),黑乌梢、三棱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【出处】《药性论》

【性味】甘咸,平。 ①《药性沦》:"味甘,平,有小毒。" ②《开宝本草》:"无毒。" ③《玉楸药解》:"味咸,气平。"

【归经】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、脾二经。"

【功用】祛风湿,通经络。治风湿顽痹,肌肤不仁,骨、关节结核,风疹疥癣,麻风,破伤风,小儿麻痹症。 ①《药性论》:"治热毒风,皮肤生疮,眉须脱落,瘑痒疥等。" ②《开宝本草)):"主诸风瘙瘾疹,疥癣,皮肤不仁,顽痹诸风。" ③《纲目》:"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。" ④《医林纂要》:"滋阴明目。"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.5~4钱;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、散。外用:烧灰调敷。

【注意】血虚生风者忌用。 《本经逢原》:"忌犯铁器。"

【炮制】炙乌蛇:将乌蛇砍去头,温水洗净,切段,用黄酒拌匀,闷透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,取出放凉。 乌蛇肉:乌蛇砍去头,用黄酒闷透后,取出,除去皮骨晒干。(每乌蛇100斤,用黄酒20~25斤)

【来源】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去内脏的全体。4~11月间捕捉。捕得后,将蛇摔死,剖腹除去内脏;盘成圆形,用柴火熏干,熏时频频翻动,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,再晒干或炕干。

【分布】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草丛或水边。以蛙类、鱼类为食。无毒。分布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和湖南、湖北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产于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安徽、四川等地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