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山救驾(《陕西草药》)。
【出处】《陕西草药》
【性味】《陕西草药》:"微苦涩,温。"
【功用】《陕西草药》:"生肌,收敛。治刀伤。"
【用法】外用:生捣敷或用于粉与鲜姜同捣敷。
【来源】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。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坡,常盆栽观赏。分布我国中部、北部。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山救驾、牛虱子、败火草
【出处】出自《陕西草药》
【性味】苦;涩;辛;性寒
【归经】心;脾经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;散瘀;消食。主咽喉肿痛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烫伤;刀伤;食积腹胀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0~20g;或研末冲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调敷。
【论述】《陕西草药》:生肌,收敛。治刀伤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探春花的根或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floridum Bunge
采收和储藏:自栽后3~4年起,每隔1年收获1次。根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叶夏、秋季生长茂盛时,把有叶枝条割下,晒干,打下叶片,除去枝梗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谷地或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