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痈草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破布草、破布粘、大号疟草、一条龙、母一条根、半边龙。

【出处】福建

【功用】福建晋江二医院《新医药学通讯》:"治急性肾炎,牙周炎,牙周脓肿,下颌急性淋巴结炎。"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;研末,3~6分。

【来源】为紫草种植物披针叶琉璃草全草。5~8月采收,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于山坡、村边砂质土壤。分布福建、广东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。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破布草、破布粘、大号疟草、一条龙、母一条根、半边龙、山芬芦、粘娘娘

【出处】出自《福建中草药》

【性味】苦;凉

【归经】胃;肾经
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、利水消肿。主牙周脓肿;急性肾炎;牙周炎;下颌急性淋巴结炎;毒蛇咬伤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15g;研末,0.9-1.8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【论述】福建晋江二医院《新医药学通讯》:治急性肾炎,牙周炎,牙周脓肿,下颌急性淋巴结炎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紫草科植物小花琉璃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.
采收和储藏:5-8月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2800m的丘陵、山坡、草地和路边沙质地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等地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