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棉花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满天星(《滇南本草图说》),清水胆、铁蒿、打破碗花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
【出处】《滇南本草》

【性味】《湖南药物志》:"苦辛,有大毒。"

【功用】治鼻疳、目翳。

【用法】外用:捣烂塞鼻或外敷。

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茎叶

【分布】生于阴湿的林中、溪旁。分布河南、甘肃、陕西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别名】满天星、野牡丹、接骨莲、铁蒿、水棉花、土白头翁

【性味】苦,寒。有小毒。

【功用】祛风,散瘀,利湿,驱虫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肠炎,痢疾,蛔虫病,钩虫病;捣烂敷大椎穴治疟疾;灭蝇蛆。

【用法】1~2钱;外用适量。

【注意】内服宜慎。

【来源】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.-Ham.,以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切片,晒干。

【备注】(1)过量服用可致头晕、呕吐、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,故内服宜慎。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满天星、清水胆、铁蒿、打破碗花花、土白头翁

【出处】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
【性味】苦;辛;有毒

【归经】肺;肝;胆经

【功用】清湿热;解毒杀虫;理气散瘀。主泄泻;痢疾;黄疸;疟疾;蛔虫病;晓虫病;小儿疳积;脚气肿痛;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;痈疽肿毒;蜈蚣咬伤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【注意】本品过量服用时,可致头晕、呕吐、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,故内服宜慎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emone vitifolia Buch.- Ham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根,洗净切片,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2700m山地草坡、疏林中或沟边地带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四川南部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东南部和南部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