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铁树、朱竹、铁莲草、红叶铁树、红铁树
【出处】朱蕉,原名铁树,入药始见于《药性考》。
1.《纲目拾遗》载之曰:“(铁树)出东洋,舶上带来,叶如篦箕,生两旁,作细尖瓣。”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“铁树”条引《岭南杂记》称:“铁树,高数尺,叶紫如老少年,开花如桂而不香。”3.又引《南越笔记》曰:“朱蕉,叶芭蕉而干棕竹,亦名朱竹。以枝柔不甚直挺,故以为蕉。叶紫色,生于干上,干有节,自根至梢,一寸三四节,或六七节,甚密。然多一千独出,无倍枝者。通体
【性味】甘;淡;微寒
【功用】凉血止血;散瘀定痛。主咳血;吐血;衄血;尿血;便血;崩漏;胃痛;筋骨痛;跌打肿痛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0g;或绞汁。
【注意】孕妇慎服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叶或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dyline fruticosa(L.)A.Cheval.
采收和储藏:随时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多于庭园栽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