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麻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小麻叶、水麻叶、柴苎麻、白水苎麻、大毛叶、火麻条、小青麻、水麻泡、野麻、假山麻、雪果

【性味】甘;性凉
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;行气活血;透疹。主感冒发热;跌打损伤;牙痛;麻疹不透;肿疡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水煎含漱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紫麻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cnide frutescens(Thunb.)Miq.[Ur-tica frutescens Thunb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下湿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别名】大麻叶、火水麻子、天青地白、野麻、大叶麻、大毛叶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【功用】行气,活血。 跌打损伤:根泡酒或配方。 牙痛:熬水噙。 小儿麻疹发热:外用。

【来源】荨麻科紫麻Oreocnide frutescens (Thunb.)Miq. ,以根、叶、全草入药。

【分布】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