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阳水泥砖厂货运汽车司机苏某明三十四岁,体格高大,组织结实,状似标准型运动选手。十余日前突如感冒气味,旋即肤色及眼睛皆发黄,全身不适,右季胁下硬结疼痛。乃就医于某某内科医院。据云被诊断为肝病兼胆病至于肝病如何,胆病如何,则未有明示。 初时,注射一支现时称为最特效之外国针,索价160元,据医师云一针即可见效。此时食米一斗 43 元,注一针花去四斗食米的价额,以一个司机的薪水算来,负担相当大。然此时患者求愈心切只可忍痛受医。但经过所定日期后,不惟不见好转,反而身色更黄,右胁下更痛,再与医师商量后为求减轻负担计乃转用其次者,一针四十元。如此迁延十余日,患者颇感失望,偶因职业上的关系由一友人介绍来求诊。
初诊为1961年8月12日深夜。患者身体虽然如是高大结实,但自觉全身疲劳不支,最感痛苦者为右季胁下疼痛按之竟然硬结压痛。此外则口渴、口苦咽干、胸胁痞硬、便难、尿黄。而身黄则迄今有增无减。综合以上症状为大柴胡汤证无疑问。又以其身色如橘子黄,兼有茵陈蒿证,遂以此二方合而投之。第一剂虽然便仍不通,但右季胁下疼痛去大半而黄稍退,口苦胸胁痞硬亦差。第二剂加芒硝,便快通而黄尽退。第三剂更加石膏,于是趋于痊愈。
【按】光复以来,肝病之名颇为流行,不论发黄与否。这是一种时尚,与战争前之凡见咳嗽者便断为肺病,同为笼统之语,其实肝病肺病也皆有分寸,种类颇多。若以中医眼光看,而以发黄为主征,则不一定都是肝病胆病。盖依照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,则此症多半属于瘀热内蓄,或湿热所致。然亦宜辨别“身色如熏黄”、“身黄如橘子色”两种。由急性热病或中湿之演变者皆有呈此病象之可能。因此可援用于今日之肝病胆病黄疸之类。
又上述患者当初仅用大柴胡汤亦可完全治愈。后来我反悔合用茵陈蒿汤是多此一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