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某某,男,70岁,农民。间断性咳嗽,胸闷二十余年。二年来咳喘呈持续性,每逢冬季加重,多次住院治疗,诊为“慢性支气管炎,肺气肿,肺源性心脏病”。十天前因受凉咳喘加重。胸部憋胀,不能平卧,咯痰白粘胶固,难以咯出,伴心悸,下肢水肿。曾经某医院门诊治疗,诊为“肺心病合并急性感染”,注射青、链霉素,氨茶碱,服双氢克尿塞、安体舒通等,效果不显,要求中医治疗。
患者呈半坐位,喘息抬肩,喉中痰鸣,口唇紫绀,颈部青筋暴张。胸呈桶状,四肢不温,下肢水肿,按之陷而不起,舌质紫暗,苔黄腻,脉弦滑无力。
证属肺胀,缘因痰浊内壅,阻塞气道,气体易入而难出,致肺脏气胀。急宜涤痰逐饮,豁通气道。
给皂荚丸每次1丸,每日4次。
服药后次日早展,痰液变稀,咯出大量稀痰,自觉胸部宽畅,喘咳明显减轻,紫绀亦减。次日拉稀便2次,喘息胸憋续减,至晚已能平卧,紫绀消失,喘咳已平,后以健脾养心,固肾纳气之法巩固。(中医杂志1984;<10>:7)
按语:(原按)本方主药皂荚,味辛性温,入肺与大肠二经,功专涤痰开窍,且有通便之能,使表里通畅,肺气得降。《本草求真》谓:“其力能涤垢除腻,洁净脏腑”。故痰浊胶粘,阻塞气道非此药不可。白蜜为丸,枣汤送服,缓药性之烈以护胃。因药性峻烈,必须掌握以下指征,方可应用,否则不宜轻投,1.喘咳胸憋,不能平卧为主证。2.痰浊胶粘难咯,或咯出大量痰后喘息减轻。3.胸廓圆隆如桶状。皂荚丸为涤痰峻剂疗效确切,价廉易得,使用方便。病人服皂荚丸后,痰液变稀易略。大便溏,日2~4次不等。病人往往因之而喘憋减,腹胀,纳差等证亦随之而除,全身情况好转,除个别病人有咽痒或轻度恶心外,未见损伤正气之弊病。肺胀为本虚标实之证,皂荚丸只治痰浊阻塞而致喘憋之标,证情缓解后需调补肺、脾、肾以固本善后,可选用参蛤散,金匮肾气丸,麦门冬汤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