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荚丸

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桂林古本

皂荚八两(刮去皮,酥炙)重量换算 >>

上一味,末之,蜜丸如梧桐子大,以枣膏和汤,服三丸,日三服,夜一服。

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
  • 咳逆,上气,时唾浊痰①,但坐不得眠者,皂荚丸主之。
    ①“时唾浊痰”:涪古本作“时时吐浊”。
  • 名家注解

    张璐玉曰:「此肺痈涤除痰垢之的方。皂荚辛咸,力专去风拔毒,通关利窍,破积攻坚之峻药。酥炙蜜丸,润其燥烈,服用枣膏,通达脾津。然惟肥盛之人,肥痰支塞于窍络,始萌可救者为宜。若溃后过泄脓血,及元气瘠薄之人,难胜搜剔者,未可轻试。」

    徐灵胎曰:「稠痰黏肺,不能清涤,非此不可。」

    《外台秘要》:「《必效》疗病喘气急,喉中如水鸡声者,无问年月远近方:肥皂荚两挺,好酥一两。上二味,于火上炙,去火高一尺许,以酥油细涂之,数翻复,令得所酥尽止,以刀轻刮去黑皮,然后破之,去子皮筋脉,捣筛,蜜和为丸。每日食后服一丸,如熟豆,日一服讫,取一行微利。如不利,时细细量加,以微利为度,日止一服。」
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