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咳逆,上气,时唾浊痰①,但坐不得眠者,皂荚丸主之。”
①“时唾浊痰”:涪古本作“时时吐浊”。
名家注解

魏念庭曰:「咳逆上气,时时吐浊,但坐不得眠,则较重于喉中水鸡声者矣。声滞者挟外感之因,唾浊则内伤之故,但坐不得卧,而肺痈之证将成矣。是上焦有热,痰血包裹,结聚成患,不可不急为宣通其结聚,而后可津液徐生、枯干获润也,皂荚丸主之。皂荚驱风理痹,正为其有除痰涤垢之能也。咳逆上气,时时唾浊,胸膈恶臭之痰血已结,可不急为涤荡,使之湔洗不留乎。如今用皂荚澡浴以除垢腻,即此理也。用丸俾徐徐润化,自上而下,而上部方清。若用汤直泻无余,不能治上部之胶凝矣。古人立法诚善哉!此为预治肺痈将成者主治也。」

尤在泾曰:「浊,浊痰也。时唾浊痰者,肺中之痰随上气而时出也。然痰虽出而满不减,则其本有固而不拔之势,不迅而扫之不去也。皂荚味辛,除痰之力最猛,饮以枣膏,安其正也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