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某,女,57,南光厂家属住内科二病室17床。1981年4月25日,肺心病入院,目前腹部及两胁胀满,触之腹软,饭后增剧,每食一两,汗多,头部半边出汗,口干不思饮,大便秘结,溲黄。脉细弦数,舌紫无苔。
辨证:邪热结于心下,日久伤阴。
治宜:泻心下之痞兼养肺阴。
方药:大黄6g,黄芩10g,黄连6g,党参12g,麦冬12g,五味子6g,二付。
1981年4月28日,腹部及两肋胀满好,大便每日二、三次,有粘液及风泡泡,腹中肠鸣,已数月,忘记讲,口干减,阵阵潮热汗出,头晕痛,心悸减,溲黄减,原方二付。
1981年4月30日,肠胀大减,腹部微胀,大便四、五次有粘液及风泡泡,汗出大减纳增,饭后以已不胀,头眩痛大减,唇紫暗消失,脉沉弦滑舌偏紫无苔。原方加生地12g,丹皮12g,二付。
1981年5月2日,大便已成条形,腹部(右侧)色块缩小,包块时有时无,仍肠鸣脉弦80次/分舌偏红,无苔原方二付。后再服四剂于5月8日出院。
[分析]此方为何能治肺心病呢?肺心病是气管炎,肺气肿的后期,较前者严重可知。主症:心悸、气短、胸腹胀满,站眩晕或痛,便结尿赤,口唇发绀等。
此案由于三焦积热,故腹胁胀满,但按之濡,虚痞可知。大便秘结,小便黄赤热结下焦可知,热结于内迫汗外出故汗多。口干因上焦积热,唇红紫发绀因热邪久伤阴故唇紫发绀,邪热上犯,故头眩头痛,由于邪犯三焦,故上中下三焦之津液与邪热互相交结成为胶质状物质,塞满上中下腹腔之内堵塞气机,血液循环,故在下二便不畅,在上呼吸困难,故心悸,在中故腹胁胀满。
大黄黄连泻心汤专治邪热壅滞三焦之热痞,加用参麦散(注:亦名生脉饮)是扶正养阴补助被邪热所灼之津液,阴液充足然邪去除,原被灼的津液壅塞三焦即病根之原,此时随邪热泻下,故大便次数增多,且排出粘液便及风泡泡,邪气去正气扶,故病速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