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某,男,53,磅子桥粮店。1983年9月9日,头痛三年,有紧砸抱感,眼目胀,最近复发,诣知原有胃病多年,目前中脘痞满,呃逆,大便不爽,肠鸣、尿黄,喝水多尿不黄,右手湿疹痒。脉弦长70次/分,苔微腻。
辨证:中焦湿热阻滞气机上泛。
治宜:通阳化气化湿兼清热。
方药:大黄6g,黄芩10g,黄连10g,法夏15g,厚朴10g,党参12g,甘草10g,干姜6g,薤白15g,二付。
1983年9月13日,头痛减,眼胀减,大便通利一或二次,原方二次。
1983年9月16日,头痛愈,眼胀愈,大便有粘液,吃鸭子后胃不适,原方加山楂12g,二付。
[分析]此二例头痛,病机相同,轻重有别,都是由于湿邪积滞中焦运化失职,积久化热,邪湿上攻,故头痛眼胀,头部紧砸等症,大便不通利,邪气故上泛。魏姓案因湿重,故以平胃散除湿,三黄清热,标本兼愿。李姓案因湿邪较轻,气滞较重,故头有紧砸感,气在内澎涨,则头紧也胀痛,此方是《金匮》腹满篇的厚朴、半夏、生姜、人参汤改生姜为干姜,兼用三黄汤清热并下行,气去热邪清,同是标本兼治,侧重有别。
[注]大黄、黄连、黄芩三味药不宜煎煮,开水渍之效果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