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某某,男,29,望江汽车修理厂,观察室二床病人。1981年10月14日,午后5点由护士伴随来诊。主诉:三天前开始喉痛,继则发烧至今三日,目前体温39.8度,仍恶寒、体痛、头剧痛、目干、鼻干、无汗、喉痛,饮食三日俱废,大便三日未解,小便灼热。诊断为化脓性扁桃炎。右咽部 Ⅱ 度化脓,左咽部 Ⅰ 度化脓,经打针服药有增无减,遵医嘱来诊。脉细长数110次/分,苔薄白。
辨证:头痛、身痛、恶寒无汗,症属太阳表实,眼干、鼻干、身热属阳明表证,小便灼热为太阳表证传入膀胱之腑,咽痛化脓因表邪未解,太阳寒邪外来,内热无从发散,薰灼咽喉,腐蚀肌肉化而成脓,脉细数,邪热伤阴也。
治宜:解太阳阳明表邪,清膀胱腑热兼养阴清热化痰解毒。
方药:葛根汤加玄参20g,花粉20g,蒲黄10g,滑石30g,川贝10g(缺药),大枣10g,生姜10g,一付。
1981年10月15日,上午10点,昨夜接着服药二次,汗出,烧退,身痛头痛愈,喉痛大减,仍干,左咽脓性物消失,右咽上部仍有脓点,有饥饿感,已开始饮食,大便已解,小便灼热消失,目前仍鼻干咽干痰多,病势已退,宜续养阴化痰解毒。
方药:葛根25g,桂枝10g,白芍10g,甘草10g,大枣10g,生姜10g,蒲黄10g,瓜蒌15g,玄参12g,二付。
药未服完,病人于16日已出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