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T.M,71岁,牙科医生,于1979年3月,诊断为肾病,用类固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。临床所见未提示肾功能减退,本人与家属强烈要求用中医治疗。试用十几种药方均未获得明显疗效,用补气健中汤加当归、木通、升麻与真武汤并用,终于成功地使临床症状缓解,八年来病情基本稳定。
但是,自1988年1月起,患者无感冒等任何诱因出现了蛋白尿(++~+++),伴下肢轻度浮肿。
随着季节变化,到3月份浮肿逐渐加重。改用茯苓四逆汤合真武汤观察2周,浮肿仍未控制,5~7月用补气健中汤加真武汤治疗,血中蛋白量仍低,浮肿加重,于8月份再次用补气健中汤和真武汤加味无效,体重近70公斤(平常55公斤左右),浮肿已由下肢扩展到腹部、颜面及上肢,患者出现哮喘和短气,不能平卧。
根据患者浮肿、口微渴、小便不利、纳尚可、哮喘及气短、心下痞硬和便秘,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大黄兼真武汤加减。
服药3天后,尿量明显增加。两周内体重减少10公斤,浮肿情况除下肢尚有残余外,其他各处均有改善。但10月上旬,因天气变化和盐的摄取量增多,下肢及手又出现轻度浮肿,未发现哮喘和气短。
经加大一倍剂量服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后,排尿量再次增加,浮肿消失。为巩固疗效,继续服用同方一个月。(湖北中医杂志1990;<2):封四)
按语:本例是针对哮喘、气短、颜面及全身浮肿、小便不利、口微渴及心下痞硬等症状进行治疗而获得了显效。用药一个月后,哮喘、气短消失,以后用同方其它症状也进一步改善。因此,本方对进行性肾病伴高度浮肿的患者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