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三两、芍药三两、生姜三两(切)、白术二两、附子一枚(炮,去皮,破八片)重量换算 >>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若咳者,加五味子半升,细辛、干姜各一两①;若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一两②;若下利者,去芍药,加干姜二两;若呕者,去附子,加生姜足前成半斤。
①“细辛、干姜各一两”:宋本作“细辛一两,干姜一两”;湘古本作“细辛一两,干姜二两”。②“若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一两”:宋本与湘古本作“若小便利者,去茯苓”。
①“或小便不利”:涪古本同桂本;宋本与湘古本作“或小便利”。
茯苓、芍药、生姜 各三两,白术二两,附子一枚(炮,去皮)重量换算 >>
合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七合。
咳者,加五味子半升、细辛一两、干姜一两;小便自利者,去茯苓;下利者,去芍药,加干姜二两;呕者,去附子,加生姜足前为半斤;利不止,便脓血者,宜桃花汤。
茯苓(三两) 白芍药(三两)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) 白术(三两)生姜(三两,去皮)重量换算 >>
右五味切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。
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,细辛一两、干姜一两;若小便自利者,去茯苓;若下利者,去芍药,加干姜二两;呕者去附子,加生姜,足前成半斤。
忌酢、猪肉、桃李、雀肉等。
少阴病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、小便不利、四肢沉重疼痛、自下利者,此为有水气,或咳,或小便自利,或下利,或呕者,真武汤主之方
出仲景《伤寒论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