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阳病,发汗,汗出不解,其人仍发热,心下悸,头眩,身瞤动,振振欲擗地者,真武汤主之。”
名家注解

钱天来曰:「汗出不解,仍发热者,非仍前表邪发热,乃汗后亡阳,虚阳浮散于外也。心下悸者,非心悸也,盖心之下,胃脘之上,鸠尾之间,气海之中,《灵枢》谓膻中为气之海也。误汗亡阳则膻中之阳气不充,所以筑筑然动也。振振欲擗地者,即所谓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摇之意。言头眩而身体瞤动,振振然不能自持而欲仆地,因卫分之真阳丧失于外,周身经脉总无定主也。乃用真武汤者,非行水导湿,乃补其虚而复其阳也。」

章虚谷曰:「禁汗条内有太阳伤寒证具,而云尺脉迟者不可发汗,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。然尺属肾,即是肾虚。若发其汗,汗出亡阳,邪仍不解而发热,以元气不胜发散,遂现心悸、头眩、身瞤动、振振欲擗地等证,皆肾中阴阳之气失守外越,而身心莫能主持也。急用真武汤镇摄北方阴阳之气,藉生姜辛温达表,庶补正攘邪之功并建矣。」

《伤寒辑义》:「擗字与躄通,倒也。见唐慧琳藏经音义。」

《活人书》:「太阳证合行桂枝,却用麻黄之类发汗多亡阳,仍发热者,真武汤主之。大凡发汗过多,即身瞤动振摇,虚羸之人微发汗,便有此证,俱宜服真武汤。」

《本事方》:「乡里有京姓子,年三十,初得病,身微汗,脉弱恶风。医以麻黄汤与之,汗遂下止,发热,心多惊悸,夜不得眠,谵语不识人,筋惕肉瞤,振振动摇。医者又进惊风药。予曰:『此强汗之过也,惟真武汤可救。』连进三服,继以清心丸、竹叶汤送下,数日遂愈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