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疸、肝区胀痛、面色灰滞而黑、食少、便溏 有时呈灰黯色、脘腹胀满、舌质右边有紫斑 苔白腻-早期肝硬化

张谷才 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

薛姓,男,32岁。去夏患黄疸性肝炎,经用清热利湿药治疗黄疸消退,病后失调导致肝区胀痛,常服舒肝理气药,疼痛稍轻。至冬再度出现黄疸,仍用中药调治。久服清热利湿退黄诸药,黄疸始终不退,有时虽退亦不尽。今春黄疸加深,经某医院检查,确诊为早期肝硬化。用西药治疗一个时期,症状未见减轻,面色灰滞而黑,巩膜黄染,食少,便溏,有时呈灰黯色,脘腹胀满,肝区胀痛不舒;有时牙龈出血。舌质右边有紫斑,舌苔白腻。

此《金匮》之女劳疸。病因湿热内蕴,熏蒸为黄疸,黄疸日久不愈,邪由气分进入血分,血瘀湿滞内郁为病。治当化瘀燥湿。

仿硝石矾石散法汤散并进,以希速效。若见腹水则不可治。

处方:明矾3克,硝石3克,研细胶囊装,分3次服,大麦粥汤送下。柴胡6克,鳖甲15克(先煎),白芍10克,桃仁6克,红花6克,白术12克,茯苓,牛膝各10克,茵陈,12克。

1日1剂连服15剂,黄疸渐退,面色灰黑渐转灰滞,脘腹胁部胀痛减轻,饮食增多。瘀湿有消退之机,脾气有来复之象。原方既效,当加减继服,再进20剂,黄疸基本消退,面色灰滞,渐转红润,腹胁胀痛轻微,大便正常,食欲如常。

血瘀湿滞,渐化将尽,脾气健运,病情日趋稳定,改用鳖甲煎丸与硝石矾石散常服,以善其后。嘱注意饮食起居,防病反复。(辽宁中医杂志1980;<7):2)

按语:张氏认为,肝炎反复出现黄疸,日久不愈,则面目灰滞黯黑,肝脾肿大。病属湿热内蕴,气滞血瘀,所以用硝石矾石散治疗。但病重者用之多疗效不显,原因本方性燥,破瘀力差,必须在方中配以鳖甲、柴胡、桃仁、白芍、茯苓、牛膝等活血软坚,方获有效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