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关节发凉 疼痛 沉重 酸胀 轻度压痛、昼轻夜重、手臂不能抬举 穿衣持物均困难、舌淡苔白腻、脉沉细

谢长彦 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

魏某某,女59岁,农民,1982年12月初诊。患者主诉右肩关节发凉疼痛沉重酸胀月余,昼轻夜重,手臂渐不能抬举,穿衣、持物均困难。检查:右肩关节局部不红肿,按之滑动感,轻度压痛,活动受限,舌淡苔白腻,脉沉细。

化验检查:血沉10毫米/小时;类风湿因子试验阴性;抗“O”<500单位。

此乃风寒湿之邪乘虚袭人,痹阻筋脉关节,荣卫不和,经脉壅滞不通而致。治以温经散寒,除痹止痛。

投以乌头桂枝汤加味:

炙川乌6克(加蜜2匙同煎1小时),桂枝12克,白芍12克,炙甘草10克,生姜3克,大枣5枚,麻黄6克,生苡米30克。每日1剂水煎服。

患者家属初以药方轻微,不足收功,但头煎服后,即浑身微汗出,皮中似有蚁虫爬行,关节疼痛酸着遂减大半。

3剂服尽,右臂渐可抬举过肩。药已中病,后经略事加减,继服20余剂,疼痛诸症若失,关节活动功能恢复,料理家务及劳作后,未有复发。(国医论坛1990;<1):16)

按语:(原按)乌头桂枝汤原为治“寒疝腹中痛,逆冷,手足不仁,若身疼痛,灸刺诸药不能治”而立,从条文看虽为治“寒疝”两解表里寒邪,但从病机和症状分析,又极与风寒湿邪侵入人体致肌肉、筋脉、关节疼麻重着之痹证相似,故笔者于临床喜用本方加麻黄、苡米治疗寒湿痹证,且多获良效。原方后注云:“其知者如醉状,得吐者为中病”。本例服药后身微汗,皮中蚁行感,实为药势行于肌肉之间,经脉风湿凝寒祛除之状,虽未“如醉”“得吐”,亦药已中的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