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复鼻衄、皮下瘀癍-再生障碍性贫血

曾荣修 《伤寒田曾流传习录》

徐某某,男16,双流县与隆公社三根松大队九小队。1982年8月5日,初诊,1976年经四川医学院(华西医科大学)确诊为再障,川医门诊号227147,曾于77年4月及78年8月,因反复鼻衄,皮下瘀癍,两次住川医儿科,住院病历摘要:

1977年12月8日,骨髓检查报告:见有核细胞增生,重度低下,粒红比例倒置(粒、红=0.7:1),找到两个巨核细胞,无血小板生成,散在血小板极少。诊断:目前骨髓符合再障。查体:重度分血貌发育及营养欠佳,心肺(一),肝脾不大。化验:大小便常规正常,血象多次复查结多:RBC213-106万,/mm3,HB4.5-8g,WBC2000-620万/mm3,分类基本正常:血小板1.9-5.2万/mm3,绱织红细胞0.2%-0.8%,血块收缩不良(24小时),出血时间2-3分钟,凝血时间4-18分钟(正常凝血时间4-12分钟)。

现由家属三人护送来诊:据述上月3日,因玉米包碰鼻后,鼻衄不止,急护送来蓉至今六日未住进医院(因儿科、内科、五官科未协调好意见),仅纱条紧塞双鼻,经介绍求治。目前双鼻紧塞,口中持续出血成块,双唇㿠白而肿,平时齿龈一贯浸血,躯干四肢广泛性瘀癍,全身皮肤及粘膜苍白,因唇肿而张口艰难,神倦懒言,声低息微。前知:头眩耳鸣,心悸短气,口干,平时饮食尚可,现一、二两/食,溲清白,大便六日来今晨一解,干结。脉细数104次/分,因唇肿舌苔不见。

辨证:血痹虚痨危症。

治宜:破血行瘀滋阴清热,凉血健脾扶正。

方药:水蛭10g,虻虫10g,桃仁10g,黄芩6g,黄连3g,生地20g,白芍20g,玄参20g,花粉20g,白术15g,淮山30g,党参20g,二付。

1982年8月10日,复诊,服完一剂后,自觉口中出血已止,唇肿已消,于8月8日,自行抽去纱条,鼻衄已止,饮食大增,精神好转,全身瘀癍消失,仅余右膝旁一处淡色瘀癍,双下肢肌肩甲错可见。脉弦76次/分,舌质淡苔薄白,原方,二剂。

前后共五诊十六剂,方药无大改变,四诊时已无人护送,头眩、耳鸣、心悸等大有好转,五诊时除牙龈夜间浸血外,无任何不适,饮食保持半斤不衰,一年后追访,病员哥哥于1983年9月18日复信说:弟弟病愈后未复发,已随父亲到甘肃省放蜂未归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