抵当汤

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桂林古本

水蛭三十个(熬)、虻虫三十个(去翅足,熬)、桃仁二十个(去皮尖)、大黄三两(酒洗)重量换算 >>

上四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

不下,更服。

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
  • 太阳病六七日,表证仍在,脉微而沉,反不结胸,其人发狂者,以热在下焦,少腹当硬满;小便自利者,下血乃愈。所以然者,以太阳随经,瘀热在里故也。抵当汤主之。
  • 太阳病,身黄,脉沉结,少腹硬,小便不利者,为无血也;小便自利,其人如狂者,血证谛也,抵当汤主之。
  •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
  • 阳明病,其人善忘者,必有蓄血。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血,故令善忘。屎虽硬,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,宜抵当汤下之。
  • 病人无表里证,发热七八日,虽脉浮数者,可下之。假令已下,脉数不解,合热则消谷善饥,至六七日不大便者,有瘀血也,宜抵当汤;若脉数不解,而下利不止,必协热便脓血也。
    湘古本辨可下病脉证并治“病人无表里证,发热七八日,虽脉浮数者,可下之,宜大柴胡汤。”可供参考。
  •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
  • 妇人时腹痛,经水时行时止,止而复行者,抵当汤主之。
  • 名家注解

    张令韶曰:「太阳之表热,随经而淤于少腹之里,抵当汤主之。虻虫、水蛭一飞一潜,吮血之虫也。在上之热随经而入,飞者抵之,在下之血为热所淤,潜者当之。配桃核之仁,将军之威,一鼓而下抵拒大敌,四物当之,故曰抵当。」

    章虚谷曰:「经言:『阳络伤则血外溢,阴络伤则血内溢。』外溢则吐衄,内溢则便血。盖阴阳手足十二经交接皆由络贯通,接连细络分布周身,而血随气行,必由经络流注,表里循环。是故络伤则血不能循行,随阴阳之部而溢出,其伤处即淤阻,阻久而蓄积,无阳气以化之乃成死血矣。故仲景用飞走虫药,引桃仁专攻络结之血。大黄本入血分,再用酒浸使其气浮,随虫药循行表里,以导死血归肠腑而出。岂非为至妙至当之法哉!由是类推,失血诸证,要必以化淤调经络为主矣。」

    陈修园曰:「此与桃核承气证不同,彼轻而此重,彼热结膀胱,乃太阳肌腠之邪从背膂而下结于膀胱,此淤热在里,乃太阳肤表之邪从胸中而下结于少腹也。」

    李东坦曰:「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蓄血,发热如狂,小腹满痛,小便自利者。又有当汗失汗,热毒深入,吐血及结胸烦躁谵语者,亦以此汤主之。」

    《精神病广义》:「太阳、阳明皆有抵当汤证,抵当汤攻淤血已成后之峻剂也。太阳淤血,小便自利,可知淤血不在膀胱。阳明淤血,大便色黑,可知其淤血必在直肠。总而言之,其为下焦有蓄血可知也。太阳蓄血,其人如狂,阳明蓄血,其人喜忘。如狂、喜忘,皆似神经之病,而不知此乃淤血郁而为热扰乱神经之证,非神经自得之病也。近人治神经之病,虚者议补,实者议攻。而攻剂之中,大致以开痰通便为主,对淤血一层反弃置而不讲。而桃仁承气下淤血汤等方,惟仅于受癫狗毒者或借用之,使仲景之度世金针,反如礼失而求之野,甚可惜也。」

    《类聚方广义》:「堕扑折伤,淤血凝滞,心腹胀满,二便不通者,经闭少腹硬满,或眼目赤肿疼痛,不能瞻视者,经水闭滞,腹底有淤,腹皮见青筋者,并宜此方。若不能煮服者,为丸以温酒送下亦佳。」
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