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下黄白 质黏秽臭 阴痒、小腹胀、腰痛、口干苦、小便黄臭

闫云科 《经方躬行录》

杜某,34岁,带下淋漓三月余,黄白质黏,秽臭蚀痛,至夜阴痒,心烦难寐。小腹胀,腰痛神倦。食无味,口干苦,大便日一行,小便黄臭。舌边尖红赤,苔根黄腻。诊其脉,弦缓有力。触其腹,腹膨隆,无压痛。超声波检查,子宫附件未见异常,盆腔少量积液。余谓此湿热下注胞宫也。杜某云:“某医院亦谓湿热,奈何不效?”索视所服之方,乃傅氏易黄汤。易黄汤固然可治黄带,其病机则以肾虚为主,湿热次之。而本案湿热为主,山药、芡实、白果滋阴固敛,显属不宜。拟白头翁汤加味: 白头翁15g 黄柏10g 黄连10g 秦皮10g 土茯苓30g 五剂

二诊:带益多,如注如崩,色白不黏。蚀痛、阴痒止,腹胀、腰痛亦轻。守方五剂。

三诊:带下大减,微腹胀,仍腰痛。舌苔已退,脉象弦缓。此湿热将尽,虚象为著,改易黄汤善后之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