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烧寒战、腹痛拒按、带下色黄臭秽、恶心、口渴、咽干、心烦、溺赤、便干、舌红 苔黄燥、脉数-急性盆腔炎

刘昭坤 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

龚某,28岁,农民,于1993年8月15日初诊。主诉:高烧寒战,腹痛心烦,溺赤便干2天。伴恶心不眠,口渴咽干,腹痛拒按,带下色黄臭秽杂有血液,舌质红,苔黄燥,脉数。测T39.8℃。妇科检查:外阴经产式,阴道红肿而热,宫颈充血触痛,子宫体软胀大触痛。血检:Hb90g/L,RBC30×10¹²L,WBC12.2×10³/L。门诊医生以急性子宫内膜炎收入住院。

中医辨证为热毒内蕴,气血瘀滞。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化瘀,通腑泻浊。

方以大黄牡丹皮汤加昧:大黄(后下)10g,牡丹皮12g,桃仁10g,冬瓜仁30g,芒硝(溶化)6g,蒲公英30g,土茯苓30g,水煎分3次服,日1剂;同时静滴青霉素800万u/日。

服药2剂体温降至39C,3剂后大便得下,质稀臭秽,高烧退(T37.5℃),腹痛轻微,带下黄白间杂、臭秽带血,无口渴、咽干、恶心,欲进稀粥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

效不更方,继用8剂,体温正常,无腹痛,少量白带、无臭秽,舌质淡,苔薄微黄,脉沉细。

为善其后,上方去芒硝,加黄芪、当归,2日1剂。共用青霉素6天,住院25天,痊愈出院。经随访1年无复发。(河南中医1996;<3>:151~152)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