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凡治温病,可刺五十九穴。又身之穴,三百六十有五,其三十穴灸之有害,七十九穴刺之为灾,并中髓也。”
名家注解

成无己曰:「五十九穴者,以泻诸经之温热。《针经》曰:『热病取之诸阳五十九穴,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,实其阴而补其不足。』穴有三百六十五,以应一岁。其灸刺之禁,皆肉薄骨鲜之处,血脉虚少之分,针灸并中髓也。」

黄竹斋按:《素问》水热穴论篇治热病五十九俞:「头上五行行五者,以越诸阳之热逆也。大抒、膺俞、缺盆、背俞,此八者,以泻胸中之热也。气街、三里、巨虚、上下廉,此八者,以泻胃中之热也。云门、腢骨、委中、髓空,此八者,以泻四肢之热也。五脏俞旁五,此十者,以泻五脏之热也。凡此五十九穴者,皆热之左右也。」其详见王启玄注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