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凡病胸上诸实,胸中郁郁而痛,不能食,欲使人按之,而反有涎唾,下利①十余行,其脉反涩②,寸口脉微滑,此可吐之,吐之利则止。”
①此处涪古本、宋本、湘古本有“日”。②“涩”:涪古本与宋本作“迟”,湘古本作“结”。
成无己曰:「胸上诸实,或痰食,或热郁,或寒结胸中。郁而痛,不能食,欲使人按之,反有涎唾者,邪在下,按之气下而无涎唾,此按之反有涎唾者,知邪在胸中。经曰:『下利脉迟而滑者,内实也。今下利日十余行,其脉反涩,寸口脉微滑,是上实也,故可吐之。』《玉函》曰:『上盛不已,吐而夺之。』」
张璐玉曰:「痛不得食,按之反有涎唾者,知有寒痰在胸中也。下利脉迟,寸口微滑者,为膈上实,故吐之则利自止也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