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夏伤于湿,其气伏于太阴,至秋燥乃大行,发为温病,名曰秋温。”
名家注解

刘昆湘曰:「长夏湿土主令,夏气在经络,长夏气在肌肉。人之腠理开而湿中之,湿邪及体伏于所合,邪之中人各以类召,故夏伤于湿,其气伏于太阴。太阴者,脾之经络也。脏不伏邪留于所合,脾合肌肉,湿留肌肉伏而不觉,至秋燥乃大行,气在皮肤。燥湿合化,其气在中。外蒸肌肉则身热,下流大肠则便脓。伏于太阴而出于阳明,变为温病。其气温,其时秋,名曰秋温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