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湿气为病,内外上下,四处流行,随邪变化,各具病形,按法诊治,勿失纪纲。”
名家注解

刘昆湘曰:「湿亦六气分化之一,经曰:『湿以润之。』又曰:『湿胜则地泥。』盖湿之与水异名同类。湿者,地气之所生也。由水化气,蒸而上腾,水含气中,其用为湿,所以柔润万物者也。湿为气中含水,故其体可上可下,可内可外,虽以下注为性,而随邪变化四处流行。外而皮里,内而腑脏,化寒化热,合暑合风,因病异形,不胜缕述。盖湿者,体犹气也,故曰湿气。湿甚则聚气成水,故为水气,亦谓之饮。饮者,未成水也,饮停则水成矣。故湿者,气而含水,饮者水而含气,湿饮与水,体一用殊。邪有浅深,病有先后,大抵缘脾湿胃虚聚而成水。脾气衰则骛溏,胃气衰则身肿。乘脏气体秉之虚,而后邪始内袭。学者当凭脉辨证以为施治,则纪纲在握,异乎泛海迷津者已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