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脉浮紧者,法当身疼痛,宜以汗解之。假令尺中迟者,不可发汗。所以然者,以荣气不足,血弱故也①。”
①“所以然者,以荣气不足,血弱故也”:涪古本作“何以知然?此为荣气不足,血气微少故也”;宋本与湘古本作“何以知然?以荣气不足,血少故也。”
钱天来曰:「浮紧,伤寒之脉也,法当身疼腰痛,宜以麻黄汤汗解之为是。假若按其脉而尺中迟者,不可发汗。何以知之?夫尺主下焦,迟则为寒,尺中迟,是以知下焦命门真阳不足,不能蒸谷气而为荣为卫也。盖汗者,荣中之血液也,为热气所蒸,由荣达卫而为汗。若不量其虚实而妄发之,则亡阳损卫,固不待言。此以寒气伤荣,汗由荣出,以尺中脉迟,则知肾脏真元衰弱,荣气不足,血少之故,未可以汗夺血也。」
张璐玉曰:「尺中脉迟,不可用麻黄发汗,当频与小建中和之。和之而邪解,不须发汗。设不解,不妨多与,俟尺中有力,乃与麻黄汗之可也。」
《本事方》:「昔有乡人邱生者,病伤寒。予为诊视,发热,头疼,烦渴,脉虽浮数而无力,尺以下迟而弱。予曰:『虽属麻黄证,而尺迟弱,仲景云:尺中迟者,荣气不足,血气微少,未可发汗。』予于建中汤加当归、黄耆令饮,翌日脉尚尔。其家煎迫,日夜督与发汗药,几不逊矣,予忍之,但只用建中调荣而已。至五日尺脉方应,遂投麻黄汤,啜至第二服,发狂,须臾稍定,略睡,已得中汗矣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