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火逆,下之,因烧针烦燥者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①主之。”
①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”:湘古本作“桂枝甘草人参龙骨牡蛎汤”,有人参三两。桂本方中亦有人参,但作为加减法“甚者,加人参三两”。宋本无人参。
张令韶曰:「火逆者,因火而逆也。火逆则启其阳,下之则陷其阴,复因烧针则阴阳愈相乖离,阳在上不得遇阴而烦,阴在下不得遇阳而躁。用龙骨以保心气,牡蛎以益肾精,桂枝甘草所以资助中焦而交通上下阴阳之气者也。」
顾尚之曰:「此虽未至惊狂亡阳之变,而心君不安,已见烦躁,故用救逆汤之半以救之。」
黄竹斋按:火逆即上「脉浮,用火灸之,邪无从出,因火而盛,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」之证。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