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阳病,重发汗,而复下之,不大便五六日,舌上燥而渴,日晡所小有潮热,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、不可近者,大陷胸汤主之。”
名家注解

张令韶曰:「此言汗下亡其津液,而成燥结胸之证也。太阳病,重发汗而复下之,则津液亡矣。津液亡于下,故不大便五六日。津液亡于上,故舌上燥而渴。阳明之上,燥气治之。日晡所小有潮热者,微动阳明燥金之气也。太阳之气不能从胸以外出,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。痛不可近,非阳明承气之证,乃结胸大陷胸之证也。」

喻嘉言曰:「不大便,燥渴,日晡潮热,少腹硬满,证与阳明颇同,但小有潮热,则不似阳明大热。从心下至少腹,手不可近。则阳明又不似此大痛,因是辨其为太阳结胸,兼阳明内实也。缘误汗,复误下,重伤津液,不大便而燥渴潮热,虽太阳阳明亦属下证。但痰饮内结,必用陷胸汤。由胸胁以及胃肠,荡涤无余。若但下肠胃结热,反遗胸上痰饮,则非法矣。」

钱天来曰:「日晡,未申之时也。所者,即书云多历年所之所也。」

《伤寒辑义》:「舌上燥干而渴,与脏结之舌上滑白,大分别处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