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阳中风,下利,呕逆,表解者,乃可攻之。若其人漐漐汗出,发作有时,头痛,心下痞满①,引胁下痛,干呕,短气,汗出,不恶寒者,此表解里未和也,十枣汤主之。”
①“痞满”:宋本与湘古本作“痞硬满”。
尤在泾曰:「此外中风寒,内有悬饮之证,下利呕逆,饮之上攻而复下注也。然必风邪已解,而后可攻其饮。若其人漐漐汗出而不恶寒,为表己解。心下痞,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为里未和。虽头痛而发作有时,知非风邪在经,而是饮气上攻也。故宜十枣汤下气逐饮。」
程郊倩曰:「水饮内停而风鼓之,则中气乖张,故有下利呕逆证似乎霍乱者,徒是水而无风,必不见此,故攻里必先解表。此处之痞,不甚异于水结胸,无形之水不复流动,己经胶固为有形矣。其不用陷胸用十枣者,从胸与胁分也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