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问曰:何缘得阳明病?答曰:太阳病若发汗、若下、若利小便,此亡津液,胃中干燥,因转属阳明,不更衣、内实、大便难者,此名阳明也。”
名家注解

张令韶曰:「此承上章太阳阳明病而言也。盖太阳之津液生于胃腑水谷之津,太阳病若发汗,若下,若利小便,皆所以亡胃腑之津液也。津液亡,故胃中干燥,因而转属于阳明,遂不更衣。阳明内实大便难者,此太阳转属阳明而名阳明也。古人大便必更衣,故不更衣为不大便也。」

尤在泾曰:「胃者,津液之腑也。汗、下、利小便,津液外亡,胃中干燥,此时寒邪己变为热,热犹火也,火必就燥,皆以邪气转属阳明也。而太阳转属阳明,其端有二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汗先出不彻,因转属阳明也,为邪气未尽而传,其病在经。此太阳病若汗,若下,若利小便,亡津液,胃中干燥,因转属阳明者,为邪气变热而传,其病在腑也。此阳明受病之因也。」

陆九芝曰:「阳明主津液所生病,病至阳明,未有不伤津液者,汗多亡阳,下多亡阴,皆谓亡津液,而欲保津液,仍在汗下之得其当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