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阳明病,脉浮而大①者,必潮热,发作有时;但浮者,必自汗②出。”
①“脉浮而大”:宋本作“脉浮而紧”,湘古本作“脉浮而短”。②“自汗”:宋本作“盗汗”。湘古本同桂本。
黄竹斋按:阳明病,脉浮而按之大者,知大肠中有燥屎已结实。里实则潮热发作有时,故脉应之浮而大也。若脉但浮者,则阳盛而气机外出,故必自汗。此皆阳明之本证也。
王肯堂曰:「潮热者,若潮汛之来不失其时。阳明旺于未申,必于日晡时发乃为潮热。」张隐庵曰:「金氏曰:『无病之病,虽日有潮而不觉,病则随潮外现矣。』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