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阴病,吐、利,手足不逆冷,反发热者,不死。脉不至者,灸少阴七壮。”
名家注解

程郊倩曰:「少阴病吐而且利,里阴胜矣,以胃阳不衰,故手足不逆冷。夫手足逆冷之发热为肾阳外脱,手足不逆冷之发热为卫阳外持。前不发热,今发反热,自非死候,人多以其脉之不至而委弃之,失仁人之心与术矣。不知脉之不至,由吐利而阴阳不相接续,非脉绝之比。灸少阴七壮,治从急也。嗣是而用药,自当从事于温。」

柯韵伯曰:「少阴动脉在太谿,取川流不息之义也。其穴在足内踝,从跟骨上动脉中,主手足厥冷寒至节。是少阴之原,此脉绝则死。伏留在足内踝骨上二寸动脉陷中,灸之能还大脉是。」

张寿甫曰:「灸时宜两脚一时同灸。」

《医门法律》:「《内经》曰:『下利发热者死。』此论其常也。仲景曰:『下利,手足不逆冷,反发热者,不死。』此论其暴也。盖暴病有阳则生,无阳则死。故虚寒下利、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,或其人脏中真阳未漓,或得温补药后其阳随返,皆是美征。此但可收拾其阳,协和其阴。若虑其发热,反如常法行清解之药,鲜有不杀人者矣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