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阴病,下利,便脓血者,可刺足阳明。”
名家注解

张令韶曰:「此复言下利便脓血者可刺,所以申明便脓血之在经脉也。」

钱天来曰:「邪入少阴而下利,则下焦壅滞而不流行,气血腐化而未来脓血,故可刺之以泄其邪,通行其脉络,则其病可已。」

唐容川曰:「下利不止,无后重之文,知是虚利。盖此证是脾土有寒,心经有热,热化脓血,寒为利不止。桃花汤专止利,刺法专治脓血,泻经脉而不动脏寒,温脏寒而不犯经脉,此分治之为至妙也。」

《甲乙经》:「气在于肠胃者,取之足太阴阳明。不下者,取之三里。少腹痛,泄出糜,内有热,不欲动摇,泄脓血,腰引少腹痛,巨虚下廉主之。按:巨虚下廉,足阳明与小肠合,在三里下六寸。《明堂》云:『针六分,得气即泻。』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