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阴病,咽中伤,生疮,痛引喉旁,不能语言、声不出者,苦酒汤主之。”
方中行曰:「咽伤而生疮,比痛为差重也。不能语言者,少阴之脉,入肺络心,心通窍于舌,心热则舌不掉也。声不出者,肺主声而属金,金清则鸣,热昏而塞也。半夏主咽而开痰结,苦酒消肿而敛咽疮,鸡子甘寒而除伏热。」
程郊倩曰:「足少阴之有咽痛,皆下寒上热,津液搏结使然。无厥气撞气,故不成痹。但视气势之微甚,或润、或解、或温,总不用着凉剂。」
徐灵胎曰:「疑即阴火喉癣之类。咽中生疮,此必迁延病久,咽喉为火所蒸腐。此非汤剂之所能疗,用此药敛火降气,内治而兼外治法也。」
唐容川曰:「此生疮即今之喉癣、喉蛾,肿塞不得出声,今有刀针破之者,有用巴豆烧焦烙之者,皆是攻破之使不壅塞也。仲景用生半夏,正是破之也。予亲见治重舌,敷生半夏立即消破,即知咽喉肿闭亦能消而破之也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