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干呕,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”
名家注解

徐忠可曰:「干呕者,有声无物也。物虽无而吐涎沫,仲景曰:『上焦有寒,其口多涎。』上焦既有寒,寒为阴邪格阳在上,故头痛。比胸满而呕,似有轻重表里不同。然邪必乘虚,故亦用茱萸汤兼补以驱浊阴。谓呕有不同,寒则一也。」

张璐玉曰:「凡用吴茱萸汤有三证:一为阳明食谷欲呕。一为少阴呕利,手足厥冷,烦躁欲死。此则干呕,吐涎沫,头痛。经络证候各殊,而治则一者。总之,下焦浊阴之气上乘于胸中清阳之界,真气反郁在下,不得安其本位,有时欲上不能,但冲动浊气,所以『干呕,吐涎沫』也。头痛者,厥阴之经与督脉会于巅也。食谷欲呕者,浊气在上也。吐利者,清气在下也。手足厥冷,阴寒内盛也。烦躁欲死者,虚阳扰乱也。故主吴茱萸汤,以茱萸专开豁胸中逆气,兼人参姜枣以助胃中之清阳,共襄祛浊之功。由是清阳得以上升,而浊阴自必下降矣。」

《溯洄集》:「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为呕,以物独出而名为吐,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。干,犹空也,仲景于『呕』字加一『干』字,所以别夫呕,为声物兼出者耳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