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桂林古本
何谓脏结?师曰:脏结者,五脏各具,寒热攸分,宜求血分。①虽有气结,皆血为之。假令肝脏结,则两胁痛而呕②。脉沉弦而结者,宜吴茱萸汤;若发热、不呕者,此为实,脉当沉弦而急,桂枝当归牡丹皮桃核枳实汤③主之。
①此处湘古本有“血凝结而气阻”。②“假令肝脏结,则两胁痛而呕”:湘古本作“假令肝脏结,必在左,左胁下痛而呕”。③“牡丹皮”:白云阁本作“牡丹”,湘古本与会通本作“丹皮”。
食谷欲呕者,属阳明也,吴茱萸汤主之。得汤反剧者,属上焦也,小半夏汤主之。
趺阳脉微而弦,法当腹满;若不满者,必大便难、两胠①疼痛。此为虚寒,当温之,宜吴茱萸汤。
此条宋本作“趺阳脉微弦,法当腹满;不满者,必便难、两胠疼痛。此虚寒从下上也,当以温药服之。”(涪古本“胠”作“胁”,“从”作“欲”)①“胠”:《说文》、《玉篇》:“胠,腋下也”。《广雅》:“胠,胁也”。
少阴病,吐、利,手足逆冷,烦躁欲死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
呕而胸满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
干呕,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
吴茱萸一升、人参三两、生姜六两、大枣十二枚(擘)重量换算 >>
上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
①此处湘古本有“血凝结而气阻”。②“假令肝脏结,则两胁痛而呕”:湘古本作“假令肝脏结,必在左,左胁下痛而呕”。③“牡丹皮”:白云阁本作“牡丹”,湘古本与会通本作“丹皮”。
辨阳明病脉证并治
此条宋本作“趺阳脉微弦,法当腹满;不满者,必便难、两胠疼痛。此虚寒从下上也,当以温药服之。”(涪古本“胠”作“胁”,“从”作“欲”)①“胠”:《说文》、《玉篇》:“胠,腋下也”。《广雅》:“胠,胁也”。
辨少阴病脉证并治
辨厥阴病脉证并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