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呕而肠鸣,心下痞者,半夏泻心汤主之。”
此条从会通本,依涪古本、《金匮》补。
名家注解

赵以德曰:「是证由阴阳不分,塞而不通,留结心下为痞,于是胃中空虚,客气上逆为呕,下走则为肠鸣。故用是汤分阴阳,水升火降而留者去、虚者实也。」

尤在泾曰:「邪气乘虚陷入心下,中气则痞,中气既痞,升降失常,于是阳独上逆而呕,阴独下走而肠鸣。是虽三焦俱病,而中气为上下之枢,故不必治其上下,而但治其中。黄连、黄芩苦以降阳,半夏、干姜辛以升阴,阴升阳降,痞将自解,人参、甘草则补养中气,以为交阴阳、通上下之用也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