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寸口脉浮而大,浮为风虚,大为气强;风气相搏,必成瘾疹,身体为痒,痒者名曰泄风,久久为痂癞。”
名家注解

张隐庵曰:「此申明浮大之脉见于寸口,则为泄风痂癞也。浮为风虚者,正气虚而风薄之也,大为气强者,风邪在表而气机强盛也。风气相搏于皮肤肌腠之间,故必成隐疹而身体为痒。痒者,阳也。风乃阳邪,外干皮腠,故名泄风。久久则从皮肤肌腠而入于经脉,故为痂癞。痂癞者,历风也。」

朱丹溪曰:「经云:『诸痒为虚。』血燥不荣肌腠,所以痒也。」

方中行曰:「《素问》曰:「外在腠理,则为泄风。」泄风之状,多汗,汗出泄衣上,口中干,上溃其风,不能劳事,身体尽痛则寒。」

成无己曰:「痂癞者,眉少发稀,身有于疮而腥臭。《内经》曰:「脉风成为疠」是也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