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伤寒,其脉微涩者,本是霍乱,今是伤寒,却四五日至阴经上,若转入阴者,必利①;若欲似大便,而反矢气,仍不利者,此属阳明也,便必硬,十三日愈。所以然者,经尽故也。”
①此处湘古本有“本呕、下利者,不可治也”。
名家注解

《金鉴》曰:「此承上条辨发热、头痛、身疼、恶寒、吐利等证,为类伤寒之义也。若有前证而脉浮紧,是伤寒也。今脉微涩,本是霍乱也。然霍乱初病,即有吐利,伤寒吐利,却在四五日后邪传入阴经之时,始吐利也。此本是霍乱之即呕吐、即下利,故不可作伤寒治之,俟之自止也。若止后似欲大便,而去空气,仍不大便,此属阳明也。然属阳明者,大便必硬,虽大便硬,乃伤津液之硬,未可下也,当俟至十三日经尽,胃和津回,便利自可愈矣。若过十三日大便不利,为之过经不解,下之可也。」

章虚谷曰:「微涩,非伤寒之脉,本是霍乱,先伤中气故也。」

黄竹斋按:此节承上节之义,言吐利止而表邪未解,其传入里,随其人虚实而有入脏入腑之异。以大便之利硬,验其证之阴阳也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