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心气不足,吐血,若衄血者,泻心汤主之。”
此条涪古本作“心气有余,吐血、衄血,泻心汤主之;设属亡血家,生地黄煎主之。”
名家注解

尤在泾曰:「心气不足者,心中之阴气不足也。阴不足则阳独盛,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。大黄、黄连泻其心之热,而血自宁。」

徐忠可曰:「吐血有因病久上热烦咳而致者,有因极饮过度者。若因心虚,虚则热收于内,而火盛烁阴,涌血上逆,出于清道为衄,出于浊道为吐,则主心气不足论治。故以黄连清其热,大黄下其淤。而曰泻心汤,谓病既浸心恐因循则酿祸也。」

程云来曰:「心主血,心气不足而邪热乘之,则迫血妄行,故有吐衄之患。夫炎上作苦,故《内经》曰:『苦先入心。』大黄、黄连之苦,以泄心之邪热。盖古人之法,阴虚则泻其阳,阳虚则泻其阴。今心气不足,是荣卫之气有余也,故大泻其气以平之。《难经》十四难曰:『损其心者,调其荣卫。』《内经》曰:『调其气使其平也。』今心气不足乃泻其有余者,则脏气和平,诸疾不作矣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