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从春至夏衄血者,属太阳也;从秋至冬衄血者,属阳明也。”
名家注解

李珥臣曰:「衄血出于鼻,手太阳经上出鼻,目下为,足太阳经从巅入络脑,鼻与脑通。手阳明经挟鼻孔,足阳明经起鼻交頞中,四经皆循鼻分,故皆能致衄。太阳行身之表,经云:『太阳为开。』是春生夏长。阳气在外有开之义,故春夏衄者太阳。阳明行身之里,经云:『阳明为阖。』是秋敛冬藏,阳气在内,有藏之义,故秋冬衄者阳明。」

尤在泾曰:「血从阴经并冲任而出者,则为吐。从阳经并督脉而出者,则为衄。故衄病皆在阳经,但春夏阳气浮则属太阳,秋冬阳气伏则属阳明为异耳。少阳之脉不入鼻頞,故不主衄也。」

黄竹斋按:论云:「太阳病脉浮紧,不发汗,其人发烦、目瞑,头痛则衄。」此衄从太阳部分,自督脉循脑膜而下,排泄于鼻之候也。又云:「阳明病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者,此必衄。」此衄从阳明部分,自胃脉循颈咽而上,排泄于鼻之候也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