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汤

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涪陵古本

茯苓、人参、白术各三两,枳实二两、橘皮二两半、生姜四两重量换算 >>

上六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,分温三服。如人行八、九里进之。

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
  • 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后,心胸间虚,气满不能食,茯苓汤主之。消痰气,令能食。
    此条从会通本,依涪古本补。《金匮》作附方:“《外台》茯苓饮,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后,心胸间虚,气满不能食,消痰气,令能食。”
  • 名家注解

    徐忠可曰:「此为治痰饮善后最稳当之方。心胸之间,因大吐而虚,故加参,设非大吐,无参减枳实亦可。俗医谓用陈皮即减参之力,此不惟用陈皮且加枳实二两,补泻并行,何其妙也。」

    《外台秘要》:「延年茯苓饮主风痰气,吐呕水者。云仲景《伤寒论》同。」

    尾台氏曰:「茯苓饮治胃反吞酸、嘈杂等,心下痞硬,小便不利,或心胸痛者,又治每朝恶心,吐苦酸水或痰沫。」
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