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麻黄汤

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桂林古本

甘草二两、麻黄四两重量换算 >>

上二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,去上沫,内甘草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

覆令汗出,不汗再服。①

①涪古本作“重覆令汗出,不出再服。慎风寒。”宋本与之相似。

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
  • 里水,一身面目黄肿,其脉沉,小便不利,甘草麻黄汤主之;越婢加术汤亦主之。
    此条涪古本与宋本作“里水者,一身面目黄肿(《脉经》作“洪肿”),其脉沉,小便不利,故令病水。假令小便自利,此亡津液,故令渴也。越婢加术汤主之。”
  • 病历节,疼痛,两足肿大,小便不利,脉沉紧者,甘草麻黄汤主之;脉沉而细数者,越婢加术汤主之。
    《金匮》附方“《千金方》越婢加术汤,治肉(涪古本作“内”)极热,则身体津脱,腠理开,汗大泄,厉风气,下焦脚弱。”可供参考。
  • 名家注解

    尤在泾曰:「甘草麻黄亦内助土气,外行水气之法也。麻黄能上宣肺气,下伐肾邪,外发皮毛之汗,内祛脏腑之湿,故仲景于水饮病用之为主药。」

    《肘后方》:「治卒乏气,气不复报,肩息方。」

    《千金方》:「有人患气虚损,久不瘥,遂成水肿,如此者众。诸皮中浮,水攻面目、身体,以腰以上肿,皆以此汤发汗悉愈方。」

    《千金翼方》:「麻黄汤主风湿水疾,身体而目肿,不仁而重方。」

    《医垒元戎》:「寒客皮肤,令人肤胀,麻黄甘草汤主之。」
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