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10余天-协热下痢

曾荣修 《伤寒田曾流传习录》

张某某,男,2,儿科病人。1982年3月19日,孩子腹泻10余天,收入儿科住院。3月12日查大便:脓球+赤血球少许,粘液便。目前病情加剧。今日查便:脓球+++赤血球少许。脉沉滑,苔白,尿少。

辨证:协热下痢。

治宜:升举下陷之邪兼清里热。

方药:葛根10g,黄芩6g,黄连3g,扁豆10g,白芍10g,六一散15g,淮山15g,地榆6g,槐花6g,青木香10g,二付。

1982年3月22日,查大便:软、黄软便上附有点血,病情大减,准备出院,纳差。方药:葛根10g,黄岑6g,黄连3g,甘草5g,淮山10g,焦楂6g,建曲6g,二芽各6g,二付。

[注]阳明外症,身热汗出,不恶寒反恶热,经病腑病皆然,惟经病热高汗多,腑病则往往热不甚高,汗亦较少,或身无汗而手足汗,但其不恶寒反恶热则一致也。又身热汗出为阳明、太阳共有之症。鉴别之法,惟在恶寒与恶热之别。

太阳虽有恶热汗出,但恶寒始终未解,其次则脉象有别:太阳之脉浮,阳明经症之脉洪大,腑症之脉退实,如此而矣。何缘得阳明病?太阳病若发汗,若下,若利小便,此亡津液,胃中干燥,因转属阳明,不更衣内实,大便难者,称之阳明也。

凡温病、风温之类,不知温病即是阳明,阳明正方弃之不用,宜真遗憾也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