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|葛根黄芩黄连汤(葛芩连汤)

出自《伤寒杂病论》桂林古本 :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

葛根半斤、黄连三两、黄芩三两、甘草二两(炙)重量换算 >>

上四味,以水八升,先煮葛根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此方宋本与湘古本名为“葛根黄芩黄连汤”。

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
  • 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,脉促者,热未解①也;喘而汗出者,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②主之。
    ①“热未解”:宋本与湘古本作“表未解”。②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”:宋本与湘古本作“葛根黄芩黄连汤”,方同。
  •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
  • 三阳合病,腹满,身重,难以转侧,口不仁,面垢。若发汗则谵语、遗尿;下之,则手足逆冷、额上出汗。若自汗者,宜白虎汤;自利者,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。
  •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
  • 霍乱,证有虚实,因其人本有虚实,证随本变故也。虚者脉濡而弱,宜理中汤;实者脉急而促,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。
    此条湘古本作“霍乱,证有虚实,因其人有虚实,证随本转。虚者脉濡弱,实者脉急促。虚者,宜理中汤;实者,宜黄连黄芩干姜半夏汤主之。”
  • 名家注解

    许宏方议曰:「此方亦能治阳明大热下利者,又能治嗜酒之人热喘者,取用不穷也。」

    徐灵胎曰:「因表未解,故用葛根,因喘、汗而利,故用芩、连之苦以泄之、坚之。芩、连、甘草为治痢之主药。」

    陈古愚曰:「方主葛根,从里以达于表,从下以腾于上。辅以芩、连之苦,苦以坚之,坚毛窍而止汗,坚肠胃以止泻。辅以甘草之甘,妙得苦甘相合,与人参同味同功,所以能补中土而调脉道,真神方也。」

    《方函口诀》:「此方用于小儿疫痢,屡有效。」

    公众号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    公众号二维码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