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寒病,腹满,肠鸣,食不化,飧泄,甚则足痿不收,脉迟而涩,此寒邪乘脾也,理中汤主之;其着也,则髀枢强痛、不能屈伸,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。”
涪古本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篇:“脾中寒,腹胀满而时痛,手足寒,吐而自利,食不化也。”(《金匮》缺)可供参考。
名家注解

脾居腹里,为胃行其津液,主消化水谷,故脾中寒则病腹满肠鸣,食不化,飧泄也。脾主四肢,而经脉起于足,寒甚则阳衰于下,故足痿不收也。诊其脉迟而按之涩者,此寒邪乘脾之候也。以理中汤主之,脏温寒散则气化行,诸证自愈也。若其留着于经而不去,则其表阳明经脉循行之髀关枢机,强痛挛急不能屈伸矣。以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,健脾和胃以除寒湿,内治而外自安也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