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阳伤寒,脉浮紧,发热、恶寒、身疼痛、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;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之,服之则厥逆、筋惕、肉瞤,此为逆也。”
沈尧封曰:「此外伤风寒,而内伏暍热也。」
黄坤载曰:「脉浮紧,身痛发热,恶寒无汗,脉证悉同伤寒,此卫阳素旺,气郁而血不泄也。卫气遏闭,荣郁热甚,故见烦躁。异日之白虎、承气诸证,皆以经热之内传者也。早以大青龙发之,则内热不生矣。」
尤在泾曰:「表实之人不易得邪,设得之则不能泄卫气而反以实阳气,阳气既实,表不得通,闭热于经,则脉紧身痛,不汗出而烦躁也。是当以麻黄、桂、姜之属以发汗而泄表实,加石膏以除里热而止烦躁。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,则表虚不实,设与大青龙汤发越阳气,必致厥逆,筋惕肉瞤,甚则多汗而阳亡矣。故曰:『此为逆。』逆者,虚以实治,于理不顺,所以谓之逆也。」
朱肱曰:「《类纂》云:凡发汗过多,筋惕肉瞤,振摇动人,或虚赢之人微汗出,便有必证,俱宜服真武汤以救之。」
陶节庵曰:「伤寒烦躁有阴阳虚实之别,心热则烦,阳实阴虚,肾热则躁,阴实阳虚。烦乃热轻,躁乃热重也。所谓烦躁者,先发烦而渐至躁。所谓躁烦者,先发躁而后发烦也。」
《明理论》:「内经曰:『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』发汗过多,津液枯少,阳气大虚,筋肉失所养,故惕惕然而跳,瞤瞤然而动也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