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伤寒,不大便六七日,头痛有热者,与承气汤;其小便清者,知不在里,仍在表也,当须发汗,①宜桂枝汤。”
①此处宋本与湘古本有“若头痛者必衄”。
名家注解

程郊倩曰:「伤寒,不大便六七日,宜属里也,而其人却头痛,欲攻里则有头痛之表证可疑,欲解表则有不大便之里证可疑,表里之间何从辨之?以热辨之而己。热之有无,何从辨之?以小便辨之而己,有热者,小便必短赤,热已入里,头痛只属热壅,可以攻里;其小便清者,无热可知,热未入里,不大便只属风秘,仍须发汗。」

汪苓友曰:「若头痛不已者,为风寒之邪上壅,热甚于经,势必致衄,须乘其未衄之时,宜用桂枝汤以汗解之。」

张令韶曰:「此明头痛有在里、在表、在经之不同也。不大便六七日,热在里也。头痛有热者,热甚于里,而上承于头也。与承气汤,上承热气于下,以泄其里热。其头痛而小便清者,知热不在里而在表也,当须发汗以泄其表热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